品相: 完整
参阅:1、《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---杂釉彩·素三彩》,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9年,页34,图29
2、《中国清代官窑瓷器》,南京博物院,2003年,页225 说明:拍品为乾隆时...
品相: 完整
参阅:1、《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---杂釉彩·素三彩》,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9年,页34,图29
2、《中国清代官窑瓷器》,南京博物院,2003年,页225 说明:拍品为乾隆时期宫廷陈设之一,自乾隆十一年谕旨九江关监督唐英烧造“红花白地甘露瓶”后,曾先后多次要求再行烧造送京,并屡下谕旨要求为新烧成的甘露瓶配“紫檀木座”,而对其他烧成送京的陈设瓷往往只要求配制“寻常花梨木座”或“楠木座”,究其原因,可在清宫陈设档案中获知答案:在乾隆御驾居憇的所有殿、堂、斋室中,都陈设有“红花白地甘露瓶”一具,可见乾隆对此宫廷陈设御瓷的喜爱与重视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郎世宁《弘历观画图》中就绘有此种甘露瓶,更可资佐证。
据《乾隆十一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》载:“(乾隆十一年)二月奉旨烧造红花甘露瓶,俱不款”;“(乾隆十一年)五月初一日,唐英将按旨照样烧造得:红花白地甘露瓶四件……奉旨俱留下,其甘露瓶着唐英再烧造几件”;“(乾隆十二年)二月二十九日,大臣海望来说:太监张玉传旨:着传谕唐英将甘露瓶陆续再做些来。”本品即为此类无款作品。
拍品器形端正秀美,通体施白釉,釉面光洁莹润,外壁以矾红彩绘纹样,由上至下依次为回纹、朵梅纹、覆莲纹、仰莲纹、如意纹、变形覆莲纹、折枝莲纹、蕉叶纹、双重复莲纹,绘工精细,色彩协调,纹饰精美,整体感觉浑然天成。
甘露瓶,亦称“藏草瓶”,是流行于西藏地区的瓶式之一,为藏传佛教陈设专用法器,用于盛水或插草,是极具藏族特色的器物。明朝永乐年间曾试烧制青花藏草瓶,清代仅雍正、乾隆官窑烧制过红彩和斗彩品种。
注意事项:1.运费顺丰到付,受买人承担所有风险、运费及保险费,不支持退换货。
2.图录中未说明的拍品状态,并不表示拍品没有任何瑕疵和缺陷;
3.请各位买家于拍卖前自行检查拍品保存状态,或向工作人员索取拍品细图和品相报告,并对您的竞拍行为负责;
14.拍品年代、说明、细图及品相报告仅供参考,我公司不承担拍品真伪及品相报告之担保责任。请竞拍人在拍前亲自认真审看拍品原物状态。
|